文/黃隆正
有媒體報導「國有地降租金 業者:有助古蹟修復」,並以在台北市青田街的「青田七六」為例,好像是一個好的示範案例。我作為一個文化古蹟的保護者及青田街居民,不同意並且有話要說。
「青田七六」的日式老宅係在幾年前和青田街裡幾棟同樣時代背景的老宅一起被台北市文化局指定為歷史建物及古蹟,台北市並為此而將青田街設為「聚落風貌保存區」,這是好事。然而自二、三年起,在青田街區包括「青田七六」及幾棟歷史建物陸續被「委外」作為「文創」、「文創包裝的餐廳」來計劃、或使用中,這其中就有很大爭議性,因為青田街週遭居民因餐廳經營帶來污染油煙噪音車流、古蹟的文化價值可能因商業取向而淹沒或片面取向,另外很直接的「究竟合不合法」的問題。
台北市訂有「住宅」、「商業使用」的分區使用規定,二年前台北市政府殷鑑不遠,離青田街不遠的「師大夜市」在市政府的觀光政策主導下,把原來不能作為商業用途的住宅放任作為商業不管、甚至去鼓吹它,在居民的聯合抵制下,市政府才左支右絀的不得不正視他們訂下的法律。
青田街的包括青田七六在內的古蹟及歷建,都是「住三」的使用限制,在上述的台北市「聚落風貌保存區」的指定同時,台北市文化局也非常清楚的說:「(將來)使用項目依本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之第三種住宅區規定辦理。並得為文化產業展售、文化交誼、多功能表演、展覽、會議、研討等相關使用」。究台北市住三使用規則、及此附帶都特別再指出規定,「餐飲」、「輕食」都不在合法的「古蹟再利用」的範圍中。
台北市在接到一些居民質疑「古蹟歷建作為餐飲用途違反住三分區使用規則」聲音後,指出是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過業者提出的經營計劃,其中包括了”餐飲管理計劃”」(周柏雅議員市議會質詢發文),所以「合法」。
今天文化資產的維護費用高、費用需要來源大家都能同意了解。文創產業若能結合古蹟也非不能樂見。然而在經濟因素的考量下,市政府用扭曲的方式~「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的背書,打臉自己的「分區使用規定」、也很清楚的違反上述引用指出的「保存區的規則」,只是為了讓投資一些錢修繕的經營者能「特許經營餐飲」、也豁免或減輕了古蹟持有者(在此例為國家,為台灣大學管理的國有資產。)的修繕管理費用,然而卻犧牲掉了居民生活環境、及法律的尊嚴。此是一個很不對的現象。
希望投書能使大家思考此問題。我也認為新的台北市政府應該正視、重新檢討此過去台北市政府的「政策」及合法性。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黃隆正,現為台北市大安區青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提供,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關鍵字: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