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好雷] 諜報風雲,揮別一代胖子梟雄
Nov 25th 2014, 16:06, by mysmalllamb

作者mysmalllamb (小羊)

看板movie

標題[好雷] 諜報風雲,揮別一代胖子梟雄

時間Tue Nov 25 16:06:34 2014

最近《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I》上映,許多人不禁在此緬懷 Philipe Seymour Hoffman 的最後身影,不過在這片他只是配角而已(甚至在飢餓二的氣場還強大得多),真正屬於霍夫曼擔綱主角的最後身影,還是《諜報風雲》A Most Wanted Man。 本片是諜報片,不過並沒有什麼正邪兩邊諜對諜,也沒有任何槍戰追逐場景,也沒有任何可以威脅到好人的危機。因此要說驚險刺激,絕對沒有,還不如說,本片在拍一個間諜大師的老派身影,從他手上一個低調兒看似平凡的小案子,看見主角 Bachmann 身為間諜的多面相身段、以及老派間諜日薄西山的喟嘆。 Philipe Seymour Hoffman 雖然過去時常以城府極深的壞人角色聞名,總是在帶著可愛笑容的胖胖無害外表下潛隱極恐怖的驚懼感,但這次他演一個正派角色,仍然能在好人身上發揮同樣的特質!一代間諜大師 Bachmann ,是一個偏執不休、充滿控制欲、卻又一路孤寂的身影。間諜也許偶有全副武裝的大行動,但平日卻是低調潛隱,從日常平凡中聞出蛛絲馬跡,然後不惜多年時間血本耐心布線,期待終有一天破獲陰謀釣到大魚。 本片平舖直敘,儘管有清楚的劇情線發展,卻沒有讓觀眾一眼看穿的清楚故事結構,反之充滿角色的側寫(與最近討論熱烈的星際效應剛剛好相反),側寫間諜大師、也側寫每一個攪進這個間諜遊戲中的線人。當然本片不論有多少大明星,仍只有 Bachmann 一個人是主角,其他人都是他在間諜路上要拉攏要擺平要收編要指揮的人,不過每個人都在或長或短的戲份當中有很立體的性格與主體性,都不是 Bachmann 可以輕易制服的,一定要間諜大師用各種或威逼或利誘或曉以大義的心理戰術,以多面手腕各個擊破,一起收歸大師手下,細心雕琢一個外表低調的小案子。 本片劇情,無槍彈、無追逐,在平凡中度過一個個監聽與佈線的日頭,只是為了做個陷阱抓到蓋達資助者,等他下手轉一筆帳給恐怖組織,準備證據確鑿人贓俱獲逮捕歸案罷了。兩個主要嫌疑目標,一個是年輕的恐怖份子後裔小難民、一個是社會地位崇高的慈善家。在 911事件預防不力的漢堡與美國當局如驚弓之鳥,只想著把恐怖份子後裔抓來就心安了;只有不為表象所惑而細心追蹤調查的孤鳥 Bachmann ,看得出小難民的清白與慈善家的陰謀,並在一堆政治眼睛凝視下巧妙地將兩案合一,不但要抓到慈善家,更要給小難民一個清白與庇護。 就我的觀察,本片有三條戰線,分別展現 Bachmann 身為間諜大師的三面身段,而既然電影場景發生在漢堡,就非常細心地捕捉了漢堡獨特的三面城市性格,打造三個舞台經營三條戰線呈現間諜大師的三面相: 戰線一:市井游擊戰,辦公室裡的間諜主管不怕手髒,要去市井小民的菜販與小吃店,每天不經意地經營各種線人,有事沒事都要攀點關係套點交情,就算過個風平浪靜的一天也要給線人問個好打個賞;若有大事發生,更是要不著痕跡若無其事,神不知鬼不覺交換情報。線人,不是間諜老闆用過就丟的棋子,更是間諜大哥要用心相處的一個個小兄弟,線人挫折了害怕了更要大哥用心傾聽重建信心。 場景一:漢堡身為歐洲第一大港,水手與外國移民雲集,德國最大的穆斯林社群也不例外,有龍蛇混雜的紅燈區與夜店街、有煙霧繚繞醉漢橫行的小酒館、有孤寂雜亂的港邊碼頭與電車橋下、有尚未開工的舊工業新生地… 處處邊緣荒廢的地景,都是間諜大師捲起袖管在都市叢林中的小游擊,在這裡放下身段與市井小民攀起一條條關係建立一段段交情,也拍拍肩膀交付一次有一次小任務。 戰線二:官僚政治戰,間諜大師不只是管一個小小辦公室五六名探員,還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對付其他國安機關,有如驚弓之鳥只想粉飾太平對上層交差的漢堡安全局、有善惡分明見到影子就開槍的美國大使館。間諜大師自己耐心布線耐心耕耘成果,這些外來的政客與官僚卻只顧本位主義,隨便兩三句就廢掉多年成果,只顧著亂打眼前蒼蠅卻不願放長線釣大魚。使盡多面軟硬手段應付這些牛鬼蛇神,才是間諜大師最汗如雨下的功課。 場景二:漢堡的另一面場景,則是漢堡的上流社會,是媒體與貿易港都的辦公大樓,不論是銀行家的辦公室、還是內政部與國安局的辦公室,這些場景都明亮、俐落、前衛得像太空船、卻具有冷冰冰外表,充滿一成不變的重複元素,充分展現「官僚」一千個抽屜、一千張辦公桌、一千個檔案夾、一千面天花板、一千塊預鑄混凝土外牆的無盡與無奈感、也展現這些官僚本位主義各懷鬼胎隨人顧性命的冰冷。 戰線三:感情道義戰,全面到後段慢慢聚焦的劇情主線,是間諜大師 Bachmann 分頭收編了務實銀行家與充滿理想的女律師,讓兩人收編身世悲苦的小難民,參與揭發慈善家的大計謀。清白的小難民有資源、有充滿罪惡的背景、也有不堪回首的悲慘過去與迎接新人生的希望。不論要收編任何人,間諜大師都沒有威脅利誘,而都是設身處地體察對方的理想與價值觀,曉以大義策動對方朝自己也認同的方向前進,利用完了也絕對要投桃報李幫助對方。 場景三:漢堡作為中世紀漢薩城市,其在二次大戰轟炸後留下的商貿古蹟就是「碼頭倉庫城」Speicherstadt ,今日已大規模更新為漢堡年輕中產階級的新興時髦住宅區,充滿理想的女律師剛好就在這有間公寓窩藏小難民,與間諜大師一起苦心經營,悉心照顧其身心、努力爭取其難民權益、慢慢培養夥伴默契終於成功收編。在浪漫而古樸的碼頭倉庫城住宅區,男女主角一起上點點星火的溫暖紅磚色屋頂,彼此談過去談心事談未來... 這簡直不像諜報片,但這就是本片紮紮實實的諜報一部分,有謀略與功利,但一樣有情有義!一切的收編與策反,都有設身處地的感情基礎。 在市井游擊與線民搏感情、在辦公室舌戰官僚政客、在避難小窩經營一片人性天地,這就是老派間諜 Bachmann 三面迷人的身影。本片這些劇情鋪陳,資訊龐大又平舖直敘不加整理,如果要帶著抽絲剝繭的觀影眼光恐怕不是人人都能跟得上;不過如果換個眼光,用欣賞一代間諜大師 Bachmann 與一代胖子梟雄 Philip Seymour Hoffmann 的角度,本片真是有血有肉的側血記錄,非常迷人! 可惜,no country for old man,多年追蹤的大魚才釣到幾秒鐘,大師苦心要幫助的小難民馬上被官僚政客冷血犧牲掉,令大師搥胸頓足無語問天。要說這次釣魚任務失敗嗎?並沒有,非常成功,但間諜大師所堅持的老派是非理智與人情道義,不只這片天空已然傾頹,就連自己羽翼下的小難民都保不住。 只是我也很高興,在 Philip Seymour Hoffman 的最後一部主演電影中,儘管仍然能看他以極深城府與高超手段精準掌控全局,但最後一幕能看見他混合著悔恨、不捨、憐惜與茫然失措的表情,帶著落寞身影獨自徘徊在漢堡布拉姆斯廣場上,天地悠悠不知能走向何方。霍夫曼大師在銀幕使壞好多年,最後還能給我們看見這一絲人性溫暖的演出,令人感動又不捨。 再見吧,一代胖子梟雄,我們會懷念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01.11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16902796.A.56B.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61.230.101.114), 11/25/2014 16:09:06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wdemw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